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

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

时间:2024-09-29 16:54:00
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(通用8篇)

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(通用8篇)
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,借助书信人们可以传递思想、交流信息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信感到非常苦恼吧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(通用8篇)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  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1

尊敬的家长、亲爱的同学们:

近年来,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多发,尤其针对学生和家长实施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,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。为避免广大家长及学生遭受损失,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对当前涉及家长及学生的诈骗手段进行梳理,特别提示您做好防范。

一、针对家长的常见诈骗套路

1、冒充学校老师收取培训费、资料费诈骗。事主王某儿子的班级群里面混入一名冒充老师的人,并且在群内发布了一则收学费提醒。看到群内通知,王某没有多想,就直接根据群内提供的二维码信息,扫码支付了学费98元,并且在群内晒出支付截图,用来给儿子登记。群里的老师看到信息立刻澄清:刚刚发送收费通知的人并不是学校老师,是冒充老师的骗子。此时,王某和群内其他家长才意识到上当受骗。

2、声称孩子出事受伤诈骗。事主接到陌生电话,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玩耍时摔伤了,现在需要跟“班主任”联系并提供一个电话号码。事主拨通电话联系上“班主任”,“班主任”称需要转账缴纳医疗费用,事主直接转账给“班主任”后被骗。

3、电话绑架类诈骗。事主李某接到一男子电话,对方称其子被绑架,让其马上汇5万元人民币,事主惊慌之下立即给骗子提供的账号进行汇款。汇款后事主与孩子取得联系,其子无事,事主发现被骗。

二、针对学生的常见诈骗套路

1、游戏币、游戏点卡诈骗。骗子在游戏QQ、微信群等其他社交平台,推广游戏优惠刷点券广告,并留下联系方式,诱导受害人加微信或QQ好友私聊,之后虚构各种充值优惠套餐,提供给受害人选择,要求先付款再充值,承诺五分钟到账,成功骗取套餐充值费用后,又制作各种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给受害人,以安全检测、退还保证金等理由,要求受害人继续充值(谎称几分钟后会全数退还给受害人)持续实施诈骗,成功后将受害人电话或微信拉黑。

2、网上兼职刷单、刷信誉诈骗。骗子在网上或QQ、微信群发布兼职刷单、刷信誉信息,利用丰厚报酬作诱饵。受害人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单刷信誉,之后却再也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,这时才发现上当受骗。

乳山市第一实验小学提醒您:

接到电话、短信、QQ、微信冒充孩子或老师联系您需要缴纳费用的;声称您的孩子出事了要求转账汇款的,一定要跟孩子或班主任老师核实清楚,避免上当受骗。

请教育子女网上兼职刷单、刷信誉都是诈骗。购买游戏币或交易游戏账号通过正规平台,切勿私下交易避免上当受骗。

如果发现对方身份、信息可疑,或不幸被骗,务必保留当时的聊天记录和银行账号信息等作为依据,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。

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让我们家校合力,擦亮眼睛,共同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守护好我们的“钱袋子”。

  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2

亲爱的家长朋友:

当前,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,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,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迅猛上升,目前已成为发案率第一的刑事犯罪,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。

防范意识较弱的人群,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,甚至一些不法分子,用一些看似成本低,回报高的项目作为诱饵,诱使防范意识弱的人群参与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,为此,药厂小学提醒你们,切勿参与电信诈骗活动。

一些不法分子,会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购买、租用防范意识淡漠的人群实名办理银行卡,电话卡或通讯账号,用于实施电信诈骗。

参与到涉诈违法犯罪活动的家长,将被采取信用惩戒措施,即将违法犯罪行为纳入征信,同时暂停被惩戒人员五年内银行非柜面业务、支付账户所有业务,药厂小学提醒你们,不参与涉诈违法犯罪同时,更要提防以下电信诈骗手段,

刷单诈骗

刷单诈骗,诈骗分子先通过做任务得佣金的方式取得信任,随后诱骗当事人进行刷单,先刷小单得到返利。后加大刷单金额,当事人垫付大额资金后无法返现。

买卖游戏账号诈骗

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,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
贷款诈骗

贷款诈骗。诈骗分子谎称可以提供贷款,手续简单放款快,随后诱骗下载诈骗app,再以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收取“解冻费”等理由,诱骗当事人转账。

家长朋友们,希望你们能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,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,同时拒绝参与电信诈骗活动,以免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。希望你们携手家人、亲友一道,共同学习反诈知识,提高识骗、防骗能力。

  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3

各位家长:

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,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,诈骗手段花样百出,令人防不胜防。为提高全体师生及家长“反诈防诈”安全意识,华岳初中特开“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”教育,请您认真阅读学习以下相关内容,在生活中擦亮眼睛,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!

一、什么是电信诈骗?

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电信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。

二、什么是网络诈骗?

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

三、请家长注意!

家长,您好!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,请勿轻信。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,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,并及时报案。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,都要提高警惕,预防各种诈骗!其实,识别骗术并不难,今天再教大家几招:

1、不轻信。遇事冷静,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,多思考、多商量,不轻信陌生人。

2、不泄密。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、支付密码、验证密码、金融信息严保管。

3、不汇款。陌生人提到转款、汇款必须核实。

4、不刷单。不参与任何与“刷单”相关的事情。不要有“贪图便宜”、“一夜暴富”、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心理。

目前,公安部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,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,报案助手、举报线索、反诈宣传等功能,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,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,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、短信、APP风险,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,有效封堵诈骗行为;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,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。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、有疑问或需协 ……此处隐藏2996个字……活动猖獗、案件高发,并存在向低龄化孩子及家长蔓延的趋势。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,请认真阅读此信,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。同时,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、亲友和同事、邻居,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,切实杜绝受害,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生。

当前,高发和涉及广大师幼及家长的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为:

1、刷单诈骗。凡是打着”网络兼职”旗号,以返佣金为诱饵,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,就是诈骗。

2、网络贷款诈骗。凡是打着“零门槛”“无抵押”“当天放款”等旗号,以预付手续费、预交保证金、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,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、手机验证码的,就是诈骗。

3、冒充公检法诈骗。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通管局、医保局,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,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、验证码进行“资金清算”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“安全帐户”的,就是诈骗。

4、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“培训费”诈骗。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、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,就是诈骗。

5、红包返利诈骗。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的,就是诈骗。

在此提醒广大师幼和家长朋友:

1、坚持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点击、不转账的原则,平时多关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、多接触、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。

2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,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。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。

3、加强保密意识,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、银行卡信息,更不要向对方汇款、转账。

4、遇事不要着急,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,未经核实前,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。

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以上内容,共同携手,防范电信网络诈骗,实现宣传一个孩子平安一个家庭的目标。

  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8

尊敬的各位家长、亲爱的同学们:

你们好!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态势愈加猖獗,手段越来越隐蔽、越发具有欺骗性,受害人数不断增加、已成为上升最快、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,为有效遏制电信新型诈骗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势头,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,请您认真阅读,并将此信内容转告您的家人、亲友、同事及邻居,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,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。

一、什么是电信诈骗?

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等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,骗取受害人信任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

二、电信诈骗的特点是什么?

作案时空跨度大,跨省、跨境、跨国比较突出;团伙作案,反侦查能力强;科技含量高,手法隐蔽;诈骗手段多,防不胜防;转账取款迅速,难以查控。

三、请您识别以下诈骗方法,谨防上当受骗!

(一)家长群体易受骗类

1、冒充学校/培训机构老师收费诈骗:不法分子冒充学校老师或培训机构老师,主要以课时费、教材费、培训费等涉及子女教育的理由进行诈骗。

2、资助诈骗:诈骗分子往往会在开学前后,冒充资助工作者,以发放奖学金、助学金、生活补助等名义,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。如有类似情况的,请先向学校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,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,以免上当受骗。

3、冒充熟人、单位领导诈骗:不法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、同学、朋友、单位领导,通过借钱、垫付、生病住院、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受害人汇款,实施诈骗。

4、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:不法分子假冒邮政局、社保局、移动公司、银行等单位,通知以受害人可能涉嫌犯罪正被公安机关调查,随后犯罪分子再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其身份信息被盗用、涉嫌洗钱、贩毒等犯罪为由,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国家安全账户配合调查。

5、网络理财高收益诈骗:不法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,借助网络、短信、微信、QQ等媒介发送各种炒股、炒期货等理财信息,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录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账户,实施诈骗。

6、网络贷款诈骗:不法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,以办理无担保、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信用卡,及为信用卡提升额度等为由,以进行验资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,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。

7、冒充电商和物流客服诈骗:不法分子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人员,以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或者损坏为由联系受害人,指示受害人安装各种网络消费贷款等软件,并以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将钱转至指定银行账户实施诈骗。

8、电话诈骗:不法分子绘声绘色地用各种虚构的事实,例如“中奖”“被绑架”“求帮忙”等描述,都让事主很容易进入“角色”,导致被骗。

9、短信诈骗: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、外地号码等形式,冒充政府、企事业单位、亲友向我们群发诈骗短信。如要求电话沟通,不法分子一般会称不方便通电话,或者采用声音极低无法辨认的方式短暂通话。

10、恶意二维码诈骗:二维码带病毒,扫码后可能会下载一个木马病毒到手机中,导致遭遇财产损失。谨慎对待陌生二维码,不可随意扫描。

11、虚假WiFi诈骗:连上陌生公共WiFi后,骗子便可轻松截获网络数据并获得密码,篡改收款人转账接收账户等方式盗取受害人的钱财。不要随便在公共场所接入陌生的免费WiFi,更不要在陌生网络中使用网银账户、密码。

(二)学生群体易受骗类

1、刷单返利类诈骗:不法分子在网上或QQ群、微信群发布兼职刷单刷信誉信息,利用丰厚报酬作诱饵,实施诈骗。该类诈骗一般会先让受害人先尝到甜头,然后逐步加大刷单的金额,当骗取金额足够大时,不法分子随即消失。

2、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诈骗:不法分子在各网络社交平台,以推广免费游戏产品或高价回收账户作为诱饵,实施诈骗。该类诈骗一般针对游戏爱好者,学生群体易上当受骗。

3、注意“吸粉引流”,做兼职要小心:“吸粉引流”是诈骗手段翻新的一种方式,不法分子会招聘一些未成年人通过拨打电话或者使用微信、QQ、抖音等网络平台,完成实施诈骗的“引流”任务,再由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对受害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。所以学生群体在找工作时要多看多辨别,不要好逸恶劳,走入歧途,天上不会掉馅饼,需擦亮自己的眼睛,不要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。

4、注销校园贷诈骗: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学生,谎称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,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”;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学生,诈骗则称“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,需要配合注销,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”。

四、如何简单识别诈骗分子?

诈骗分子无论花言巧语,手法如何翻新,最后都要落到一个点上,就是“要钱”。所以提醒你们,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,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银行、支付宝、微信等金融信息,如果有疑问的话,要及时拨打110,或者向老师咨询核实。

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行动中来,人人宣传、人人反骗,携手共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铁壁铜墙。

《预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(通用8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