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精选】描写植物的作文锦集六篇
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、表达思想感情、传递知识信息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植物的作文6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,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和妈妈一同去游览植物园,感受秋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。
到了植物园东门,首先看到的是一大片树林,远远看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,走近一看,是种在道路两边的树木,像一支迎宾的队伍,秋风吹过,发出“沙、沙、沙”的响声,好像在欢迎你的到来。
植物园内,空气真新鲜。我深吸几口,感受大自然给予的清新。在植物园内,我看到了美丽的红叶,叶片圆圆的、红红的,你挨着我,我挨着你,一片火红,就像燃烧的红霞,美丽极了。
我们沿着曲折的石阶小路,来到了鱼塘边,这里是一片欢乐的海洋。男的`,女的,老的,少的,有的在钓鱼,有的在游玩,。我们买了鱼食,从小桥上撒入水中,大大小小的鱼儿争着抢鱼食,它们时而跃出水面,时而潜入水底,像运动员在表演花样游泳,真是有趣极了。
我们看着笑着,不知不觉过了两、三个小时,该回家了,真有点舍不得走。
一片草地
在这个万紫千红的世界里,人类没有植物就生活不下去。我也是一个植物迷,比如,我种过的植物有必须秉烛夜游才能看见的昙花,高大挺拔的白杨,四季常绿的万年青。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院子里的那片草地。
搬进新家时,院子里全是泥巴,看上去一点也不好看,爸爸打电话让别人拉来几块小草,小草就这样来到我家的院子里,几个月后,几块小草已长成一大片草地,那一盆草地像碧绿的湖水,小草长得高高的,已经超过了脚后跟,不论小草上的石头有多重,它都不向困难低头,顽强生长,唐代诗人白居易不是这样写过吗: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就是说野火烧不尽小草,春风一吹,又生长起来,所以我们要像小草一样不向困难低头,顽强奋斗,而且我还观察到小草还给当庇护所。
一片绿油油的.草地,你长在我家的院子里,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绿色,而且带来了新鲜空气。啊!小草,我爱你!
春天来了,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的身边,大地顿时一片生机勃勃,好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。
这时,蒙蒙的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,它像牛毛一样轻,像线一样细。雨后,我便欣赏这美丽的春色。进入植物园,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草地。一场春雨刚下完,梧桐树就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,在春光下孕育着新的生命力。木棉树脱下枯萎的冬装,换上清爽的春装,显得十分精神。松树虽然四季常青,但在春天显得更绿了。远看,松树就像一位正在接受检阅的士兵。榕树长得更密密麻麻了,就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。花坛里的花也不甘示弱,其中开得最美的是月季花。月季花五颜六色,红的似火,粉的`似霞,白的似雪。他们姿态万千,有的昂首挺胸像是在向别的花炫耀自己;有的穿过叶子,望向天空,好像是在欣赏春天的美景;有的躲在叶子里,像是一位害羞的少女;还有的低下了头,好像在跟别的花在窃窃私语。别的花也开得很美,有水仙花、玫瑰花、鸡冠花……茉莉花发出阵阵淡香,闻起来沁人心脾。微风吹来,花儿都弯下身子,点点头,好像是在向春姑娘微小。有几只小鸟在树枝叽叽喳喳地叫着,好像在说:“春天来了,春天来了。”它的叫声为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。这时,我真想高歌一曲,以表示我满心的愉悦。
我爱你,春天!
南瓜出身贫贱,在乡村土路旁、猪圈边,以及地头场院里随处可见。但南瓜的野心很大,颇有《红与黑》小说主人公于连的劲头儿。
南瓜的势扎的特大,不管结不结瓜,都要占老大一片地方,且毫不客气的把其它植物排挤在外,无时无刻都在争抢着阳光和水分,就连一片普通的南瓜叶,它也要长得比蒲扇还大。
当然,南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,也有谦虚的时候。因为它总是把手脚伸得老长,该抓住的东西它绝不放过,就是只有一根救命的稻草,它也得拼命抓牢。如果附近有什么可攀附的势力,那南瓜就特兴奋,那怕碰破头皮也得拉上关系,从此找上个可以依靠的主儿,然后再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,越爬越高。
南瓜站稳了根基,又占了那么大一片地儿,便俨然成了一方诸侯。然后,它便搞开了与论宣传攻势,到处都开满金灿灿黄艳艳的南瓜花,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庄严宣告:看呀!我是南瓜,我是南瓜!我的花朵开得多么鲜艳,我将会结出千千万万个南瓜!
因此,南瓜根本用不着向谁学习,便天生了一种招蜂引蝶的本领,吸引得南来北往的采花使者翩翩云集。亦因此,有南瓜的地方,就红红火火,就容易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新闻,但最令人遗憾的是:南瓜开的大多数花朵都是谎花,是不结瓜的.,只能供人欣赏的。真正能结瓜的花,简直少而又少,微乎其微。就像某些领导对基层干部的承诺一样,答应给你办十件事,而且信誓旦旦,但后来能给你兑现一件事,就算你烧高香啦。
你说南瓜张狂吧,但南瓜又分明很讲艺术。而且它的艺术是行为艺术。它做足了文章,轰轰烈烈的出尽风头之后,半亩地里必竟还是结出了几个南瓜,而且一个个南瓜都皱皮苦脸,一副故作思考者状。但是当你剖开南瓜的内瓤,却发现它腹中空空,只留一把泡沫状的废料。一个南瓜充其量只能吃上一半。但南瓜就是南瓜,看谁有能说它不是瓜呢?
这两年在乡下,我已经很少看到农人们种的葫芦了。
偶尔遇上一架葫芦,我就欣喜不尽,要跑过去看半天。看着那悬挂在半空中的一个个葫芦,我这个从未握过画笔的人,也有了一种想画一幅画儿的冲动。
看来葫芦这种乡村植物,天生是如诗如画的仙物。古人说的“瓜棚豆架”中的瓜,绝不会是南瓜、冬瓜的'瓜。我料想那一定是葫芦。因为像纺锤般悬吊在空中的葫芦,才富有诗的韵味,画的神韵。
在西安书院门书画古玩市场,我曾看见几幅标价不菲的花鸟画。画的主体就是葫芦。其藤蔓如龙飞凤舞,墨色若笔去龙蛇,其中一二葫芦如胖小子般憨态可掬。
其实真实的葫芦,仿佛就向一位羞涩的弱女子相似。细细的藤蔓,小小的嫩黄叶片,毫不起眼的花朵,甚至瘦弱得连攀附的能力也没有,还得人们为它搭架,才能勉强生存。而它结出的那一个一个葫芦,虽然可以入诗入画,有一份雅趣。但在现在这年月里,仙人们携酒葫芦灌浆已成了传说,大和尚小和尚也不愿落个酒肉和尚的骂名,也根本不会腰上还掖个酒葫芦的。就是农人们,现在因塑料制品泛滥成灾,更不会用葫芦去做水瓢。最要命的一点还是,葫芦是乡村植物中的异类,它根本不能吃,不能作为食物。换句话说,葫芦是只堪图画不堪吃,没有一点实用价值。
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焚琴煮鹤之辈,甚至连白天鹅都敢吃的主儿也大有人在,又有谁还会去种植那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葫芦呢?因此,葫芦的存在,已成了一种悲哀。
葛
青阳的特产有很多,比如说:小磨麻油、陵阳锅子、陵阳毛豆腐可我最喜欢的却是一个名字很奇怪的东西葛。
葛虽是植物,但不是草本植物,而是藤本植物。别以为它长在树上什么的,它长在地下,所以找它还必须要挖!葛的用处很多,它可以做出很多东西。
葛从地下挖出来后肯定要洗,洗了过后不用去皮,最后把葛放进锅里用水煮,什么东西都不用放,把它弄熟了,拿出来就可以吃了。在现在的商业广场那里有一个路口,那里是台阶,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上街路过那儿,听见一个上海人说:“青阳人真傻,连树根都吃。”我看他们才傻呢,连这么好的东西都不知道,还以为是树根。
葛不光可以这么吃,还可以泡茶喝。同样要洗,只是这个要去皮,把皮刮去后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晒干,之后放入热水中泡,等它的汁全都发出过后就可以喝了,那味道虽有点儿苦涩但也很甜,我觉得味道还不错。它的名字叫葛根。
我最喜欢的.做法是将葛做成粉,没错,就是葛粉。它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:洗后去皮,再用机器弄碎,再洗,把渣子捞出来,沉在下面的淀粉就是葛粉,把它拿出来经过太阳晒干后就变成了葛粉。把它用热水冲泡,变成糊后拌糖吃,啊,那真叫一个美味!
葛有清凉降火之效,还能降血压,是个好东西,我非常喜欢!
文档为doc格式